“原本以为余生都要靠人照料,现在我能自己吃饭、写字,甚至给孙子发微信了!”顾女士在出院评估时热泪盈眶地说。这份重生的喜悦,源于一场与病魔的顽强抗争,更离不开康复治疗团队的专业守护。

患者故事:命运转折下的艰难处境
2024年9月,84岁的顾女士因脑梗导致右侧肢体偏瘫入住我院xxx科。
入院时,经过康复评定科系统的评估后判断顾女士目前身体情况如下:
•上肢Brunnstrom分期仅Ⅱ期,肩关节关键肌肉肌力2级,肱三头肌肌力3-级,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屈曲受限,抓握功能完全丧失。
•ADL评分50分(中度依赖)
三阶段精准康复方案:科学规划康复之路
根据顾女士的评定情况,作业治疗组治疗师郭层为她设计了一套阶梯式康复计划:
1.神经重塑训练: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(CIMT),通过限制健侧肢体使用,强制患侧进行高强度、重复性任务训练,促进脑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。

2.牵伸训练:患者患手屈曲活动受限,无法进行抓握活动,牵伸训练可为患者进行主动抓握打下坚实基础。
3.精细运动训练:每周进行3-4次,每次20-30分钟,如捏豆子、穿珠子等,提升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。

家庭-治疗室协同康复模式:让康复融入生活
治疗中,郭层始终秉持“功能-生活”一体化的康复理念。她将康复训练巧妙融入插积木、拧瓶盖等趣味任务中,让治疗不再枯燥。同时,手把手指导家属参与家庭康复,详细讲解居家康复要点,形成医院与家庭协同发力的康复模式。
经过20周科学训练,顾女士的康复效果令人欣喜:上肢关键肌力提升至4级,能够主动抓握并实现三指对捏;生活中不仅可以独立用餐、书写,还能完成系扣子、操作手机等精细动作,真正实现了从依赖他人到生活自理的跨越。复诊时,顾女士激动地说:“是郭层治疗师让我相信,‘瘫痪的手’也能重新‘复活’!”

医者心声:以专业点亮希望
郭层治疗师表示,每个细微的功能进步,都是患者重获尊严的重要一步。自己也会在对待别的患者上更加细心、耐心地做好教育和引导,时刻以”功能重建,生活重归”为理念,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的功能状态!
康复治疗师简介

郭层,女,主管治疗师,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。专注脑卒中、脊髓损伤、脑瘫、脑外伤后上肢功能康复10余年,以”功能重建,生活重归”为理念,帮助百余名患者重获生活自理能力。
作业治疗组简介
蚌埠市第四人民医院(市康复医院)OT作业治疗室现有治疗师11名。团队配备了先进的康复设备及评估设备,如上肢机器人、数字作业训练系统、运动机能评估训练平台、VR双侧上肢评估训练系统、浸入式多维度感应评估训练平台等。
主要从事神经疾病:如脑外伤、脑卒中、脊髓损伤、神经肌肉病、周围神经受损、老年痴呆等;外科疾病:如骨折、手外伤、关节变形、挛缩等;儿科疾病:脑性瘫痪、发育迟缓、孤独自闭症等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与治疗。
目前开展有ADL训练,镜像治疗等特色技术,临床上主要面向于各种神经疾病、手外伤患者等,旨在恢复或维持患者的功能状态,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,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,进而回归家庭,回归社会。